以下是真的嗎?
在現代社會中,一個人的一生不太可能不與金融業產有所往來,最起碼也會有個銀行帳戶供存款、工作薪資入帳之用。在金融業的眾多種種服務當中,與人關聯最深、牽扯最久,同時也最令人頭痛的,莫過於貸款一項。自學生時代開始就有就學貸款,出社會之後,買車有車貸、買房有房貸,除此之外還有創業貸款、個人貸款等等琳瑯滿目的產品,就連繳補習班學費都可以辦信用貸款;貸款期限少則3、5年,長則可達2、30年,各家銀行針對各種貸款產品有不同的利率、申貸資格、計息方式等等,資訊混亂至極;產品說明、合約,對於一般人而言簡直是天書,「眼花撩亂」一詞完全不足以形容貸款的複雜性。
就是因為金融商品之於一個人、家庭,如此關聯至深,同時又因為它的複雜性與市場資訊的混亂,一種服務客戶取得貸款的行業也孕育而生,那就是貸款掮客(loan broker),或稱為「代辦銀行貸款」,我們多半直接稱之為「代辦」。
貸款請找貸款專家?
就像是留學代辦,由業者提供留學生各種留學資訊、協助撰寫申請函、申請學校、申請獎學金等等,「代辦銀行貸款」,一如其字義,則是由代辦業者彙整各銀行貸款資訊,例如申貸資格、利率、額度等等,並依照客戶的財力等條件,協助客戶篩選申請的銀行與產品,同時也協助、指導客戶進行貸款程序,相對地,客戶則給付服務費。
代辦業者以貸款專家為號召吸引民眾。「貸款下不來?請找貸款專家!」筆者打開自己的電子郵件信箱,每10封信中大概就有兩封代辦業者的廣告信件,垃圾信件夾中更是充斥著代辦業者的廣告;一些大型的代辦業者建立精緻的網頁,在各大入口網站設有顯著的廣告,關鍵字搜尋、call客,更別說以形象優良的藝人大打電視廣告,鋪天蓋地的行銷手法,已經讓一般民眾產生「有貸款問題應該找有專業能力的代辦業者協助」的想法。
但是,絕大多數民眾不知道的是,代辦業者雖是經濟部商業司轄下合法成立的公司,但是金融業的主管機關──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,卻不允許銀行業者承作來自代辦公司的貸款案件。
救命符?催命符?
金管會為何不允許銀行業者承作來自代辦的案件呢?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,該問的是民眾為什麼要找代辦,以及更為深切地,他們為什麼要貸款?我們可以從數年前雙卡風暴中得到一些頭緒。
一直以來,許多中低收入戶無法獲得足夠的社會安全網的保護,因而轉向由地下經濟的方式取得融資週轉,好一點使用互助會的形式,差一點的便向地下錢莊、高利貸借款,因此產生的諸多社會問題在台灣從未見減少。當台灣的金融業開始推行消費金融業務後,銀行間因為競爭所產生的風險控管鬆綁,氾濫的雙卡、加上小額信用貸款成為這些族群取得資金來源的重要管道。即使原先就有無法處理的債務問題,但繼續向銀行借款、以債養債卻成了應急的唯一選項,債務黑洞因此無限擴張(參閱夏傳位《塑膠鴉片》一書)。
爾後,雙卡風暴雖已暫時落幕,債務協商制度亦已建立,但是許多落入貧窮者無法得到社會資源挹注的情形並未改變,仍得向銀行借貸維生;以信用貸款獲取資金,但是有需求者卻又是那些原先就有債務問題、信用不佳的民眾,為了獲得信用貸款,代辦業者因為熟知各家銀行的產品與門路,就成為獲得救命資金的管道。
▲債務清理條例2008年上路,更生法案推動聯盟2008年3月6日召開記者會表示,最近發現部分顧問公司打著代辦名號欺騙債務人,讓卡債族債上加債,陷入更大的黑洞。圖為法律扶助基金會台北分會會長林永頌。(圖文/本報資料室)
代辦業者為人所詬病的地方,首先是費用的收取,若客戶對於貸款、行情有所了解,一般收取7%至8%的費用,若是遇上一無所知的客戶,則費用可能高達30%。筆者亦曾見識過客戶欲貸款8萬元,代辦業者竟然替客戶貸款38萬,其中30萬元被代辦業者抽走的可怕個案。
其次,同前述,許多信用貸款的需求者因本身有信用瑕疵而難以貸款,代辦業者常以偽造的收入證明等文件,或是冒用他人身分證明替客戶進行申請貸款。更進一步,代辦業者甚至滲入銀行之中,與貸款業務員裡應外合協助貸款進行申請,再依比例拆帳。這些貸款有絕高的機率成為壞帳,破壞銀行的財務結構,擾亂金融秩序,因此金管會才會嚴令禁止銀行業者與代辦業勾結,要求銀行落實徵審程序排除自代辦進件的申貸,對於問題嚴重的銀行祭出高額罰金、限制承貸案件量、甚至禁止進件。
結語
然而,即便金管會以如此重罰欲禁絕泛濫的代辦,但至今可說是徒勞無功,代辦業者的規模越來越大,組織更加完整,對於銀行各種審查機制的規避更是花招百出。何以金管會的管制導致如此結果?原因竟是代辦業者並非金管會轄下,因而,金管會只能對於銀行業者進行後端的流程管制,而無法對於源頭的代辦業進行管制。當然,我們大可以批評銀行的業績導向,可以檢討銀行的徵審流程是否鬆散,甚至業績設定、獎金制度是否促成業務員與代辦勾結,而將責任全部歸給銀行,但是若代辦業的存在真的對於金融秩序有嚴重影響,必須禁止,或退一步,嚴格管制,則我們不得不質疑金管會的態度,是否只是在打迷糊帳?
留言列表